民间故事: 樵夫受托护小姐, 半夜悄悄潜入绣楼, 小姐: 你可算来了
第一章 山中樵夫的寻常日子
北宋年间,汴梁城外三十里有座青云山,山脚下住着个年轻樵夫,名叫赵石生。这赵石生父母早亡,孤身一人靠着砍柴卖柴度日,虽说日子清贫,却生得一副好身板,为人忠厚老实,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对他赞不绝口。
这年深秋,青云山枫叶正红,漫山遍野像燃着一团团火焰。赵石生背着柴刀和绳索,天不亮就上了山。他知道山中有片老松林,那里的柴火瓷实耐烧,城里的酒楼最爱收这种柴。
"石生,今儿个咋这么早?"村口磨坊的王老汉披着棉袄出来倒废水,见他背着家伙什往山上走,笑着打招呼。
"王伯早,我去后山砍些松柴,听说城里周记酒楼要得多。"赵石生停下脚步,憨厚地笑了笑。
"可得当心些,昨儿个听上山采药的老李说,后山好像有野兽出没。"王老汉叮嘱道。
"知道了王伯,我会小心的。"赵石生应着,转身踏上了蜿蜒的山路。
赵石生今年二十一岁,按理说早该成家立业,可他家里一穷二白,媒人倒是来过几次,都被他婉言谢绝了。他心里清楚,自己连糊口都勉强,哪能耽误人家姑娘。好在他性子乐观,每日砍柴归来,坐在自家小院里,就着月光喝口粗茶,倒也自得其乐。
山路崎岖,赵石生却走得如履平地。他自小在山里长大,对青云山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。穿过一片密密的枫树林,就到了老松林。他放下背上的绳索,刚要挥刀砍柴,忽听得不远处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。
赵石生心里一紧,握紧柴刀循声望去,只见树丛后转出个穿着青布长衫的年轻人,手里拿着个罗盘,正对着山势指指点点。这人身形消瘦,面色蜡黄,看起来不像山里人。
"这位兄台,可是迷路了?"赵石生见对方不像歹人,放下心来问道。
那年轻人吓了一跳,转过身看到赵石生,慌忙收起罗盘,拱手道:"在下柳文轩,自汴梁而来,想上山寻访一座古寺,不知兄台可否知晓?"
"古寺?"赵石生挠了挠头,"山中确有座青云寺,只是多年前就荒废了,只剩几间破殿,兄台去那里做什么?"
柳文轩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,笑道:"在下喜爱访古探幽,听闻青云寺始建于唐代,颇有古韵,特意前来一看。只是山路不熟,还望兄台指引。"
赵石生指了指西北方向:"从这里往西北走,翻过两道山梁就能看到,只是路不好走,而且寺里荒无人烟,怕是连口水都喝不上。"
"无妨无妨,只要能找到便好。"柳文轩连连道谢,"不知兄台可否带我一程?我愿付些酬劳。"
赵石生本想拒绝,可看对方文弱的样子,实在不忍心让他独自进山。况且自己砍完柴也要从那边下山,便点头答应了:"酬劳就不必了,我砍完柴带你过去便是。"
柳文轩大喜过望,连忙道谢。赵石生不再耽搁,挥起柴刀砍起柴来。他干活麻利,不到两个时辰就砍了两大捆松柴,用绳索捆结实背在背上。
"走吧,我带你去青云寺。"赵石生抹了把汗说道。
柳文轩连忙跟上,一路上不住地打听山里的情况,赵石生也没多想,有问必答。两人一前一后,很快就翻过了两道山梁,远远望见一片残垣断壁掩映在青松翠柏之间。
"那就是青云寺了。"赵石生指着前方说道。
第二章 古寺偶遇贵小姐
青云寺果然荒废已久,朱漆剥落的山门歪斜地立着,门前杂草丛生,石阶上布满了青苔。柳文轩却像是没看见眼前的破败,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,快步走上前推开虚掩的寺门。
"果然是这里!"柳文轩激动地说道。
赵石生放下柴捆,四处打量着。寺内庭院里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,几棵老槐树的叶子已经黄了大半,随风簌簌落下。正对着山门的大雄宝殿屋顶塌了一角,露出黑洞洞的椽子。
"柳公子,寺里就是这样了,我还得赶去城里卖柴,就不陪你了。"赵石生说道。
柳文轩这才回过神来,连忙说道:"兄台留步,我还有一事相求。"
"公子请讲。"
"实不相瞒,我此次前来并非只为访古,而是受一位故人所托,来此寻找一件东西。只是我一个人势单力薄,想请兄台帮忙照看一二,我愿付五两银子作为酬劳。"柳文轩诚恳地说道。
五两银子对赵石生来说可不是小数目,足够他大半年的开销了。可他看着眼前的破庙,实在不明白有什么好照看的。
柳文轩似乎看出了他的疑虑,解释道:"我只需在此停留三日,寻找一件祖上遗留的信物。只是这山中不安全,想请兄台每晚来寺里守夜,白日里我自己便可。"
赵石生本不想多管闲事,可想到家中空空如也的米缸,还是点头答应了:"照看倒没问题,只是五两银子太多了,我每晚来守夜,给我一百文钱就够了。"
柳文轩哈哈大笑:"兄台真是实在人,就依你说的,三日之后一并奉上。只是有件事要拜托兄台,此事还请保密,不要对他人说起。"
赵石生虽觉奇怪,却还是点头答应了。两人又说了几句话,赵石生背起柴捆准备下山,刚走到山门处,却听到大殿后面传来一阵环佩叮当之声。
"咦,这里还有人?"赵石生惊讶地说道。
柳文轩脸色微变,连忙说道:"可能是附近的山民吧,不必在意。兄台晚上记得来啊。"
赵石生满腹疑惑地离开了青云寺,一路下山赶往城里。他把柴卖给周记酒楼,换了些米粮和铜钱,又买了些草药——前几天下雨砍柴时淋了雨,有些咳嗽。
回到家时天色已黑,赵石生简单做了晚饭,吃过饭后坐在灯下修补磨损的柴刀。他心里总觉得青云寺的事有些蹊跷,柳文轩看起来文质彬彬,却不像个单纯访古的书生,而且寺里明明有其他人,他却刻意隐瞒。
"管他呢,收了人家的钱,把事办好就行。"赵石生摇了摇头,不再多想。
吃过晚饭,赵石生换上干净衣服,提着一盏油灯和防身的柴刀,再次往青云寺走去。山里的夜晚格外寂静,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和偶尔传来的猫头鹰叫声。
再次来到青云寺,寺内一片漆黑。赵石生点亮油灯,刚要喊柳文轩,却听到大殿后面传来女子的说话声。他心里好奇,蹑手蹑脚地走了过去。
绕过残破的大殿,后面竟是一座相对完好的小院,院里种着几棵桂花树,虽然花已落尽,却依然能想象出花开时的香气。小院正房里亮着灯火,隐约传来一男一女的对话声。
"小姐,我们真的要在这里等吗?万一..."是柳文轩的声音。
"放心吧,柳先生,家父说青云寺是最安全的地方,那些人不会找到这里的。"一个清脆悦耳的女子声音响起。
赵石生心里一惊,原来寺里藏着位小姐。他正想悄悄退开,脚下却不小心踢到了一块石头,发出"咚"的一声。
"谁?"屋里的声音戛然而止,紧接着房门被打开,柳文轩和一个身穿素色衣裙的年轻女子走了出来。
那女子约莫十六七岁年纪,生得眉清目秀,气质高雅,虽然穿着朴素,却难掩一身贵气。她看到赵石生,不由得吓了一跳,往后退了一步。
柳文轩也是一脸惊慌,随即认出了赵石生,松了口气:"原来是赵兄,你怎么来了?"
赵石生脸上有些发烫,拱手道:"我...我来守夜,听到动静就过来看看。"
那女子打量着赵石生,见他虽然穿着粗布衣衫,却生得浓眉大眼,相貌堂堂,不像歹人,便放下心来,对柳文轩说道:"柳先生,这位是?"
"这是赵石生赵兄,山里的樵夫,我请他来帮忙守夜的。"柳文轩介绍道,又对赵石生说,"这位是苏小姐。"
赵石生连忙拱手行礼:"见过苏小姐。"
苏小姐微微颔首:"赵壮士不必多礼,深夜劳烦壮士前来,实在抱歉。"
柳文轩怕赵石生多问,连忙说道:"赵兄,你就在前殿守着吧,有什么事我叫你。"
赵石生点点头,提着油灯转身离开了小院。他心里更加疑惑,这苏小姐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千金,怎么会跑到荒山野岭的破庙里来?还有柳文轩说的"那些人"又是谁?
第三章 深夜受托护千金
赵石生在前殿找了个干净的角落坐下,借着油灯的光亮打量着四周。大殿里的佛像早已不知所踪,只剩下空荡荡的佛台,墙角结着蛛网,看起来有些阴森。
他守到半夜,正有些昏昏欲睡,忽然听到脚步声传来。柳文轩提着灯笼走了过来,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。
"赵兄,你还没睡吧?"柳文轩问道。
"还没,柳公子有什么事?"赵石生站起身说道。
柳文轩叹了口气,在赵石生身边坐下:"实不相瞒,我和苏小姐此次前来,是为了躲避祸事。苏小姐是汴梁城苏知府的千金,最近家里出了些变故,被奸人陷害,我们是逃出来的。"
赵石生大吃一惊,没想到这位苏小姐竟是知府千金。
"那些奸人四处追杀我们,我们走投无路,才躲到这青云寺来。"柳文轩继续说道,"这里是苏知府年轻时读书的地方,比较隐蔽,本以为能安全些,可我总觉得心里不安。"
赵石生恍然大悟,难怪他们行踪诡秘。他虽然只是个山野村夫,却也知道官场险恶,知府千金落难,确实凶险万分。
"那你们打算怎么办?"赵石生问道。
"我们在等一位故人前来接应,大概还有两三天就能到。"柳文轩说道,"只是这两天实在担心,苏小姐一个弱女子,若是真有歹人找来,我们怕是难以应付。赵兄身手矫健,能否请你多帮个忙?"
赵石生爽快地答应:"公子放心,我定会守好寺庙,不让歹人靠近。"
柳文轩却摇了摇头:"我不是这个意思。苏小姐住在后院绣楼,那里虽然偏僻,却只有一个楼梯上下,若是歹人从那里偷袭,后果不堪设想。我想请赵兄今晚去后院守着,就在绣楼附近,一旦有动静也好有个照应。"
赵石生有些犹豫,苏小姐是未出阁的千金,自己一个年轻男子去后院守着,怕是不妥。
柳文轩看出了他的顾虑,连忙说道:"赵兄放心,你只需在楼下守着,不会打扰到苏小姐。而且这事关苏小姐的安危,若是她有什么三长两短,不仅我无法交代,苏知府的冤屈也难以昭雪了。"
赵石生一想也是,救人要紧,哪能顾得上这些小节。他点了点头:"好,我去后院守着。"
柳文轩大喜过望,连忙道谢:"多谢赵兄仗义相助,此事过后,我定有重谢。"
赵石生跟着柳文轩来到后院,后院的绣楼是座两层小楼,看起来还算完好。柳文轩指着楼下的一间小屋说道:"赵兄就在这里休息吧,有什么动静也好及时发现。"
赵石生点头答应,柳文轩又叮嘱了几句才离开。赵石生在小屋里坐下,竖着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。夜风吹过,绣楼的窗户发出轻微的声响,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动静。
他守到后半夜,实在有些困了,靠在墙上打起盹来。迷迷糊糊中,忽然听到轻轻的敲门声。
赵石生猛地惊醒,握紧身边的柴刀低声问道:"谁?"
"是我,赵壮士。"门外传来苏小姐的声音。
赵石生有些惊讶,打开房门一看,苏小姐正站在门外,手里提着一盏灯笼,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。
"苏小姐,这么晚了有什么事?"赵石生问道。
苏小姐走进小屋,轻声说道:"赵壮士,我刚才听到外面有动静,好像有人在寺庙周围走动。"
赵石生心里一紧:"我去看看。"
"壮士小心。"苏小姐叮嘱道。
赵石生提着柴刀走出小屋,借着月光在寺庙里仔细查看。果然在围墙边发现了几个新鲜的脚印,看起来像是有人刚刚来过。
"看来真有人盯上这里了。"赵石生心里暗道,回到小屋对苏小姐说道,"确实有人来过,不过已经走了,可能是在打探情况。"
苏小姐脸色苍白,显然吓得不轻:"他们肯定是找来了,这可怎么办?"
赵石生安慰道:"小姐别怕,有我在,定会护你周全。"
苏小姐看着赵石生坚定的眼神,心里稍稍安定了些:"多谢壮士,只是让壮士卷入这场祸事,实在过意不去。"
"小姐不必客气,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应该的。"赵石生说道。
苏小姐感激地点点头:"壮士若是不嫌弃,就在我绣楼楼下守着吧,那里离我近些,若是真有危险,也好有个照应。"
赵石生有些犹豫,绣楼楼下离小姐闺房太近,孤男寡女共处一楼,传出去怕是对小姐名声不好。
苏小姐看出了他的顾虑,说道:"壮士不必多虑,如今性命攸关,哪里还顾得上这些。况且壮士是正人君子,我信得过你。"
赵石生见苏小姐如此信任自己,便不再推辞:"好,我就在楼下守着。"
第四章 夜半潜入遇险情
绣楼楼下是间宽敞的厅堂,摆放着几张桌椅,看起来像是以前待客的地方。赵石生找了张椅子坐下,眼睛盯着楼梯口,不敢有丝毫懈怠。
夜越来越深,四周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。赵石生强打精神,竖着耳朵听着楼上的动静,生怕苏小姐有什么危险。
就在这时,他忽然听到屋顶传来轻微的响动,像是有人在上面爬行。赵石生心里一惊,握紧柴刀站起身,抬头望向屋顶。
"咚"的一声轻响,一块瓦片被移开,露出一个黑洞洞的洞口。赵石生连忙躲到柱子后面,屏住呼吸观察着。
一只手从洞口伸了下来,接着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跳了下来,稳稳地落在地上。那人穿着夜行衣,脸上蒙着黑布,手里拿着一把短刀,显然是来者不善。
黑影落地后,蹑手蹑脚地走向楼梯,显然是冲着楼上的苏小姐去的。赵石生心里着急,想要冲出去,又怕打草惊蛇。
就在黑影即将踏上楼梯时,赵石生猛地从柱子后面冲了出来,大喝一声:"住手!"
那黑影吓了一跳,转过身看到赵石生,眼中闪过一丝惊讶,随即挥刀砍了过来。赵石生虽然没有学过武功,但常年砍柴练就了一身力气和灵活的身手,他挥舞着柴刀格挡,竟然暂时挡住了对方的攻击。
两人你来我往打了起来,黑影的武功显然比赵石生高明,渐渐占据了上风。赵石生被逼得连连后退,身上已经添了几道伤口。
"砰"的一声,赵石生被对方一脚踹倒在地,短刀眼看就要刺到他身上。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楼上忽然传来一声娇喝:"住手!"
黑影一愣,抬头望向楼上。赵石生趁机滚到一边,捡起柴刀再次站了起来。只见苏小姐站在楼梯口,手里拿着一支发簪,正怒视着黑影。
"原来是个小美人。"黑影嘿嘿一笑,放弃了赵石生,转身向楼梯走去,"正好把你一起抓走,回去也好领赏。"
赵石生见状不妙,大吼一声冲了上去,从背后抱住黑影。黑影猝不及防,被抱了个正着,两人扭打在一起滚倒在地。
苏小姐也跑下楼来,捡起地上的一根木棍,朝着黑影的头狠狠砸了下去。黑影惨叫一声,晕了过去。
赵石生这才松了口气,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。苏小姐连忙上前查看他的伤势,看到他身上的伤口,眼圈顿时红了。
"壮士,你怎么样?伤得重不重?"苏小姐焦急地问道。
"没事,皮外伤而已。"赵石生忍着痛说道。
苏小姐却不放心,扶着赵石生站起来:"快跟我上楼,我那里有金疮药。"
赵石生本想拒绝,可看到苏小姐坚定的眼神,只好跟着她上了楼。绣楼楼上布置得十分雅致,虽然有些简陋,却收拾得干干净净,墙上挂着几幅字画,桌上摆着文房四宝,一看就知主人是个雅致之人。
苏小姐扶着赵石生在椅子上坐下,转身从梳妆盒里拿出一个小巧的瓷瓶,倒出一些金黄色的药膏,小心翼翼地涂抹在他的伤口上。药膏触肤清凉,疼痛感顿时减轻了不少。
"这是我爹给我的金疮药,效果很好。"苏小姐轻声说道,低着头不敢看赵石生,脸颊微微泛红。
赵石生看着她认真的样子,心里有些异样的感觉。他长这么大,还从没跟女子如此亲近过,尤其是像苏小姐这样的大家闺秀。
"多谢苏小姐。"赵石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。
苏小姐摇了摇头:"该说谢谢的是我,若不是壮士,我今晚怕是凶多吉少了。"她顿了顿,又说道,"壮士可知这些人是谁派来的?"
赵石生摇了摇头:"我也不知道,不过听他们的口气,好像是受人指使来抓你的。"
苏小姐叹了口气:"想必是朝中奸佞派来的杀手,他们陷害我爹爹不成,就想抓我回去要挟爹爹。"
赵石生这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,他看着苏小姐,认真地说道:"苏小姐放心,有我在一日,定不会让歹人伤害你分毫。"
苏小姐看着他坚定的眼神,心中十分感动,点了点头:"多谢壮士。"
就在这时,楼下传来柳文轩的声音:"赵兄,苏小姐,发生什么事了?"
两人连忙下楼,柳文轩正站在楼下,看到地上晕倒的黑影和赵石生身上的伤,顿时明白了过来。
"这...这是怎么回事?"柳文轩惊讶地问道。
赵石生把刚才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,柳文轩听后脸色苍白:"没想到他们来得这么快,看来这里已经不安全了。"
"那我们怎么办?"苏小姐担忧地问道。
柳文轩想了想说道:"我们不能再等了,必须尽快离开这里。赵兄,你对这一带地形熟悉,能否帮我们找个更隐蔽的地方?"
赵石生想了想说道:"后山有个山洞,十分隐蔽,平时很少有人去,我们可以先去那里躲躲。"
柳文轩大喜:"太好了,我们现在就走。"
赵石生却摇了摇头:"现在不行,外面天太黑,山路难走,而且不知道外面还有没有其他杀手。我们等天亮再走,今晚我来守着,你们先休息一会儿。"
柳文轩和苏小姐觉得有理,点了点头。赵石生把晕倒的黑影绑了起来,扔在角落里,然后坐在楼下守着。苏小姐回到楼上休息,却怎么也睡不着,她走到窗边,看着楼下赵石生的身影,心里充满了感激。
第五章 山洞避险遇故人
天亮后,赵石生叫醒柳文轩和苏小姐,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,然后带着他们向后山的山洞走去。为了防止留下痕迹,赵石生特意在他们身后撒了些草木灰,掩盖脚印。
后山的山洞隐藏在一片茂密的灌木丛中,洞口不大,仅容一人通过,里面却十分宽敞。赵石生以前砍柴累了,常来这里休息。
"这里真是个好地方。"柳文轩走进山洞,满意地说道,"如此隐蔽,想必那些杀手很难找到。"
苏小姐也点了点头:"多谢赵壮士找到了这么个好地方。"
赵石生笑了笑:"小姐客气了,你们先在这里休息,我去外面找点吃的和柴火。"
"壮士小心。"苏小姐叮嘱道。
赵石生点点头,转身离开了山洞。他在山里找了些野果和野菜,又砍了些柴火,刚要返回山洞,却看到远处有几个人影在山林里穿梭,像是在搜寻什么。
赵石生心里一惊,连忙躲到一棵大树后面,仔细观察着。那些人身穿黑衣,手里拿着兵器,看起来正是昨晚的杀手。
"看来他们还在搜寻,我们得更加小心才行。"赵石生心里暗道,悄悄绕了个远路,回到了山洞。
他把外面的情况告诉了柳文轩和苏小姐,两人听后十分担忧。
"这可怎么办?他们人多势众,我们怕是躲不过去。"苏小姐担忧地说道。
赵石生想了想说道:"别担心,这山里地形复杂,他们想找到这里没那么容易。我们只要小心些,应该能躲过这一劫。"
柳文轩也点了点头:"赵兄说得对,我们先在这里躲几天,等风头过了再做打算。"
接下来的几天,赵石生每天都出去打探情况,顺便找些食物和水。柳文轩和苏小姐则在山洞里休息,苏小姐还教赵石生读书写字,赵石生也教苏小姐认识山里的野菜和草药,三人相处得十分融洽。
这日,赵石生出去打探情况,刚走到山洞附近,就看到两个人影站在洞口,似乎在交谈着什么。赵石生心里一惊,以为是杀手找到了这里,连忙躲到一边,握紧了手里的柴刀。
仔细一看,却发现那两人穿着官服,不像是杀手。赵石生正疑惑,其中一人忽然开口说道:"不知道苏小姐和柳先生怎么样了,真是急死我了。"
赵石生心里一动,这声音有些熟悉,他悄悄探出头一看,顿时认出了那人,竟是汴梁城知府衙门的张捕头。赵石生以前去城里卖柴,曾见过张捕头几次,知道他是个正直的人。
赵石生连忙从藏身处走了出来,张捕头看到他,先是一愣,随即认出了他:"你是...青云山的樵夫赵石生?"
赵石生点了点头:"张捕头好,我是赵石生。"
"你怎么会在这里?看到苏小姐和柳先生了吗?"张捕头连忙问道。
赵石生这才明白,张捕头是来接应苏小姐和柳文轩的。他连忙说道:"张捕头放心,苏小姐和柳先生都在山洞里,很安全。"
张捕头大喜:"太好了,我们终于找到他们了。"
赵石生带着张捕头和他身后的几个捕快走进山洞,柳文轩和苏小姐看到张捕头,顿时喜出望外。
"张捕头,你可算来了。"苏小姐激动地说道。
张捕头连忙上前行礼:"属下救驾来迟,让小姐受惊了。"
柳文轩也十分高兴:"张捕头,城里的情况怎么样了?"
张捕头叹了口气说道:"情况不太好,苏知府被奸佞陷害,关进了大牢,我们正在想办法营救。我这次来,就是奉了老夫人的命令,来接小姐去安全的地方。"
苏小姐听后泪流满面:"我爹爹怎么样了?他有没有受苦?"
张捕头连忙安慰道:"小姐放心,老夫人已经打点好了,知府大人暂时没有生命危险。我们只要找到证据,就能为知府大人洗刷冤屈。"
苏小姐这才稍稍放心,点了点头:"多谢张捕头。"
张捕头看着赵石生,感激地说道:"这次多亏了赵壮士,若不是你,苏小姐怕是凶多吉少了。我代表知府衙门,向你表示感谢。"
赵石生笑了笑:"张捕头客气了,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应该的。"
张捕头点了点头:"赵壮士真是义士,不知壮士是否愿意跟我们一起走?到了安全的地方,知府大人定会重重酬谢你。"
赵石生想了想说道:"我就不去了,我还是习惯山里的生活。而且我在这里还能帮你们留意杀手的动向,有什么情况也好及时通知你们。"
张捕头知道赵石生性子耿直,也不再勉强:"那好吧,我们留下些银两和食物,壮士若是有什么需要,随时可以去城里找我。"
赵石生点了点头,张捕头又跟柳文轩和苏小姐说了些事情,然后带着他们准备离开。苏小姐走到赵石生面前,从头上取下一支玉簪,递到他手里:"赵壮士,这支玉簪你收下,就当是我对你的感谢。若是以后有机会,我定会报答你的救命之恩。"
赵石生看着手里的玉簪,又看了看苏小姐,心里有些不舍,却还是点了点头:"苏小姐保重。"
苏小姐点了点头,跟着张捕头和柳文轩离开了山洞。赵石生站在洞口,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山林里,心里有些失落。
第六章 真相大白获良缘
苏小姐他们离开后,赵石生又回到了自己的小木屋,继续过着砍柴卖柴的生活。只是他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,时常会拿出苏小姐送的玉簪,想起在青云寺的那段日子。
不知不觉过了一个月,这日赵石生正在山里砍柴,忽然看到张捕头带着几个捕快向他走来。赵石生心里一惊,以为出了什么事,连忙迎了上去。
"张捕头,怎么来了?是不是苏小姐他们出事了?"赵石生焦急地问道。
张捕头笑着摇了摇头:"赵壮士放心,苏小姐他们很安全。我这次来,是特地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的。"
"什么好消息?"赵石生好奇地问道。
张捕头笑着说道:"陷害知府大人的奸佞已经被绳之以法,知府大人沉冤得雪,官复原职了。我们这次来,是特地来接你去城里的,知府大人和苏小姐都很想念你,想好好感谢你。"
赵石生听后十分高兴:"太好了,知府大人没事就好。"
张捕头说道:"这还要多亏了你,若不是你在青云寺救了苏小姐,我们也找不到陷害知府大人的证据。走吧,跟我们去城里享福吧。"
赵石生想了想,点了点头:"好,我跟你们去。"
他收拾了一下东西,跟着张捕头来到了汴梁城。知府衙门十分气派,赵石生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房子,心里有些紧张。
苏知府听说赵石生来了,亲自出来迎接,握着他的手说道:"赵壮士,多亏了你啊,你不仅救了小女,还帮我洗刷了冤屈,这份恩情我永世不忘。"
赵石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:"知府大人客气了,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。"
苏知府哈哈大笑:"壮士真是实在人,我已经备好了酒席,我们好好喝几杯。"
酒席上,苏知府和赵石生相谈甚欢,苏小姐也坐在一旁,时不时给赵石生夹菜,脸上带着羞涩的笑容。赵石生这才知道,原来苏小姐他们离开后,张捕头根据赵石生提供的线索,找到了那些杀手的老巢,缴获了他们陷害苏知府的证据,才得以将奸佞绳之以法。
酒席过后,苏知府把赵石生叫到书房,笑着说道:"赵壮士,我知道你还没有成家,小女对你芳心暗许,不知你是否愿意娶小女为妻?"
赵石生大吃一惊,他怎么也没想到苏知府会提出这样的要求。他看着苏知府,又看了看站在门外偷偷张望的苏小姐,脸上通红:"知府大人,我...我只是个山野村夫,配不上苏小姐。"
苏知府笑着摇了摇头:"壮士不必妄自菲薄,你为人正直,见义勇为,是个难得的好小伙。小女能嫁给你,是她的福气。"
苏小姐也走进来,红着脸说道:"赵壮士,我对你是真心的,不知你是否愿意娶我?"
赵石生看着苏小姐期待的眼神,心里十分感动,点了点头:"我愿意。"
苏知府和苏小姐都十分高兴,苏知府当即决定,选个良辰吉日为他们举行婚礼。
婚礼当天,知府衙门张灯结彩,十分热闹。赵石生穿着崭新的礼服,骑着高头大马,迎娶了苏小姐。街坊邻居们都来围观,纷纷称赞这是一段良缘。
婚后,赵石生在苏知府的教导下,读书识字,学习经商之道。他虽然出身山野,却十分聪明,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诀窍。苏小姐也十分贤惠,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,两人感情十分深厚。
一年后,苏小姐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,赵石生给孩子取名叫赵念云,意思是思念青云山。苏知府看着外孙,笑得合不拢嘴,退休后就带着一家人回到了青云山附近,过上了悠闲自在的生活。
赵石生时常会带着苏小姐和孩子去青云寺看看,想起当年在那里的惊险经历,两人都会相视一笑。他们知道,那段经历虽然惊险,却让他们相遇相知,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。而那支苏小姐送的玉簪,赵石生一直珍藏着,作为他们爱情的见证。